•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清洁展
  • 清洁展提升煤电清洁发展水平成煤电发展“新常态
  •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煤电高效清洁发展水平,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行动计划 (2014~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了新建煤电机组节能减排目标:全国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时;东部地区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中部地区新建机组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鼓励西部地区新建机组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

      而在《行动计划》发布之前,国内煤电行业已经掀起了一场煤电清洁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煤电行业已经出现五种环保的目标,分别是:浙能集团(落地机组嘉兴7、8号)“超低排放”;神华国华(落地机组舟山4号、三河1号)“近零排放”;华润电力 (落地机组广州热电1号)“超洁净排放”;神华国能(落地机组大港电厂)“趋零排放”;华电集团(落地机组裕华热电1号)“超净排放”。

      煤电清洁、高效环保俨然成为国内煤电发展“新常态”。

      煤电环保风起云涌

      从今年5月开始,各种“降低排放”的消息“捷报频传”,几乎是“一月一报”。在各种 “降低排放”的报道中,“首个”、“首次”、“首台”、“低于燃气机组排放标准”等字眼频频出现,煤电超低排放环保俨然成为一股潮流。

      5月30日,浙能下属嘉兴发电厂8号机组完成烟气装置,7号机组超低排放也进入调试阶段,这两台百万千瓦燃煤机组的总投资是3.95亿元。

      6月25日,神华国华舟山电厂新建4号35万千瓦燃煤机组顺利完成168试运行,据浙江省监测中心现场取样监测数据,机组试运行期间,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数值低于燃气机组排放限值的一半。

      7月21日,总投资7000万元的广州华润热电1号机组“超洁净排放”工程投入运行,经广州市机电工业监测站现场监测显示,1号机组污染物排放浓度优于国家重点地区燃气轮机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8月24日,神华国能天津大港发电厂环保示范电厂建设通过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该项目总投资额达3亿元。

      9月9日,据省环保厅监测中心检测,华电裕华热电1号机组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低于国家颁布的燃气轮机组排放标准,去年以来,该公司先后投资近5亿对两台机组的湿式电除尘器进行。

      可见,各个发电集团的开局试点成绩都还不错,于是各家都有了进一步扩大的 “雄心壮志”。煤电环保风起云涌,势头正猛。

      例如,南方发达省份浙江要求今后该省新建、在建燃煤机组全部要按超低排放标准建设,在役60万千瓦以上机组2017年前全部完成超低排放。

      清洁高效是煤电可持续发展方向

      记者梳理了目前各大主流电厂环保后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对比《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发现大部分企业的排放数据比《行动计划》的目标还要低,煤电企业加压,超前。

      但是,达到这样苛刻的目标,意味着必然要付出更高的经济成本,对此,业界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中电联秘书长轩就给这些企业泼了一盆冷水,他认为,煤电近零排放不科学、不可行。要达到真正的“近零”要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增加运行成本,不值得。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家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的大背景下,相比新建机组的投产,对于现役燃煤机组实施环保是一项投资巨大、规模巨大、难度巨大的工程。

      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认为,以浙能集团推行的为例,超低排放项目和运行的成本最起码大大低于天然气发电的成本。

      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表示,超低排放的成本,百万千瓦机组大概是每台投入1个亿,折合成电价水平是不到1分/千瓦时,这个标准,经济承受能力强的东部地区企业可以负担,但是其他地区不行,其他地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不可取。

      有专家指出,从“排放限值”到“超低排放”的意义对于煤电技术本身的意义可能更大,但对于整个大气改善的作用可能不足,对于煤炭利用来说,改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电煤比重的同时治理散煤的效果更为明显。郝吉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分散的燃煤是雾霾天气的重要来源,一吨散煤甚至比一百吨电厂用煤排放的污染物还要多,他认为要提高电煤在煤炭中利用中的比例,尽量控制散烧煤。

      虽然业界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无论从政策还是企业层面,煤电的清洁高效已经成为必然,在行业的大力推动下,必然成为煤电发展的“新常态”。

    延伸内容: